ballbet贝博BB
ballbet贝博BB
政策法规 您的位置:首页 > ballbet贝博BB > 视频展示
吉林市人民政府

  各市州、县(市)工信局(经济局)、科技局、财政局,省直有关企业,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若干意见》(吉发〔2016〕26号)精神,带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科学研发投入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企业成为创新投入、创新活动、创新成果产出和收益的主体,促进供给体系质量提升,加快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现就鼓励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研发准备金是指为保证企业研究开发项目的资金需求,企业依照国家法律和法规和企业内部权力机构的决议,在研究开发项目实际开展研发活动前或研发过程中提前储备的专门用于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的资金。

  (二)研发准备金制度是指规范研发准备金的形成、使用、核算、信息公开披露等事项的管理措施。

  (一)遵循自愿原则,企业根据真实的情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研发准备金制度。研发准备金制度建议框架要点和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参考模板见附件。

  (二)各市(州)、县(市)工信主管部门会同当地科技、财政等部门,以规模以上工业公司为重点,积极开展研发准备金制度的宣贯和指导工作,推动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

  (三)建立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备案管理机制。企业(包括中省直相关的单位)研发准备金制度及年度研发准备金预算金额、上年度研发投入及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度等有关情况宜在当年3月底前到属地工信主管部门备案(见附件3),各地工信主管部门汇总后会同同级科技、财政部门将备案情况于4月10前报送省工信厅、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见附件4)。

  (一)加强对企业科学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持。对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研发投入强度较高的重点项目,同等条件下,省级科技专项、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予以优先支持。

  (二)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和参与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在现有专项资金内对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的企业,同等条件下,申报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科技小巨人企业、企业技术中心、产业公共研发技术中心等予以优先支持。

  (三)完善配套措施。各地工信、科技、财政主管部门可会同相关的单位,研究制定支持辖区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的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合力推动企业创新工作。

  4.研发准备金的管理制度,应包括:管理流程、部门职责分工、审批/报销程序,研发经费预算、研发经费支出台账管理等内容。

  5.研发准备金的财务处理,应包括:研发准备金的计提、转回,以及研发经费支出、研究开发费用归集等事项的会计核算处理,在会计报表中的列示,在附注中的信息公开披露,以及研发准备金的纳税调整等内容。

  1.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研发经费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依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并结合本企业的真实的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研发准备金是指为保证XXX公司研究开发项目的资金需求,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或企业内部权力机构的决议,在研究开发项目实际开展研发活动前或研究开发过程中提前安排的专门用于研究开发项目支出的资金。

  3.研发准备金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项目组或者有关部门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制订内部管理办法,加强对研发准备金的监督和管理。

  4.公司在产品、技术、材料、工艺、标准的研究、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的管理按本制度执行。

  1.《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2007〕第41号)第38条:“企业研发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所需经费,能够最终靠建立研发准备金筹措,据实列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

  2.《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第四条:公司能够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根据研发计划及资金需求,提前安排资金,确保研发资金的需要,研发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列入成本(费用)。

  期初计提研发准备金是一种事前确认,以后会计期间所发生的研发费用可用研发准备金冲抵。研发准备金可以按企业上年度营业收入的特殊的比例提取,也可以按企业可供分配的税后利润的特殊的比例提取,还可以由企业管理层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研究开发项目未来的总体资金需求核定一个数额等。公司可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选不一样的方法结合公司真实的情况计提研发准备金。

  公司财务在一季度结束之前根据董事会(执行董事或者总经理)批准生效的“研发准备金预算”,据此提前准备研发经费并计提好研发准备金,确保按研发计划提供资金保障。

  公司将根据研发进度、各项目的研发预算在不同的研发项目之间进行研发准备金分配。

  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

  (2)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不构成固定资产的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

  (3)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调整、检验、维修等费用,以及通过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租赁费。

  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包括许可证、专有技术、设计和计算方式等)的摊销费用。

  5.新产品设计费、新PROC制定费、新药研制的临床试验费、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另外的费用,如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的检索、分析、评议、论证、鉴定、评审、评估、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差旅费、会议费等。此项费用总额不允许超出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总额的10%。

  公司研发部门(中心)会同的战略发展、市场等部门依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共同商讨公司未来的研发方向并确定新的研发项目,研发项目经董事长(总经理)同意后进行研发立项。

  公司研发部门(中心)就已审批的研发项目任命项目负责人,董事长(总经理)同意后,项目负责人开始编制研发计划,包括研发经费的概算及研发项目计划表。

  研发计划经过评审委员会(必要时研发计划需取得专家意见)的最终审批通过后,研发开始步入准备阶段。

  “研发费用资金预算”由每个研发项目组分别编制,对于研发过程中所需的新材料不明价格的,在列预算时能够准确的通过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进行预估,允许15%的预算误差率。同一研发人员参与不同项目的研发时,应将人工费合理分配,无法分配的需注明研发人员的研发工时数(估计)。

  (1)研发材料、设备、仪器、模具费用等支出,外包与外单位合作研发的费用支出必须先进行申请,申请或者使用时需注明所属项目,财务部门接到付款申请后首先应该审核该项支出是否在预算范围内,所申请的支出财务部门应先行在对应的预算中进行扣除,费用实际发生时再予冲抵。如超出预算的财务部门不予通过,并提醒研发部门(中心)需要走追加预算的流程。

  (2)研发人员的职工薪酬、研发设备的折旧、场地租赁等固定费用由财务部 门按结算周期直接从预算中扣除。

  (3)其它类别的研发费用发生之后,研发部门(中心)参照公司“财务报销制度”申请报销,财务部门据“研发费用资金预算”进行审核,支出在预算之内的,由部门主管审核,财务部门审核及总经理签字后可以报销,预算之外的费用一定要经过公司CEO签核后才能报销,并应进行“追加预算”。

  公司按照研发预算,提取当年预算使用的研发准备金作为研发项目的专项资金。计提研发准备金时,全部计入当期研发费用,预提不足的年末补计提。当年多计提的研发准备金不得转回;当期发生研究支出时,当期直接冲减研发准备金。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号文件的规定,研发支出需设置项目辅助账核算,具体核算时,根据研发项目名称登记编号,专属费用采用直接对应的算法,公用费用采用总量计量再分摊的办法,对不同的费用采用不一样的分摊依据,开发阶段的支出,在支付时直接计入研发支出,达到资本化条件时研发支出转为无形资产。

  在与研发准备金配套的会计准则尚未出台前,年末未使用完的研发准备金,公司在会计报表的开发支出中列示。研发准备金在附注中将披露计提的依据(方法)、本年计提金额及本年实际支出金额、准备金结余等项目。